万维读者网 > 加国要览 > 正文  

可悲加国医疗体系 在急诊室等候12小时

www.creaders.net | 2015-05-19 16:09:36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芷语:因为身体不适,两个多月前去看家庭医生,经历了一系列检查后,医生表示还是需要再观察观察,过一阵子确定病情后再转去专科医生,她并告诉我,如果有紧急情况,不妨直接去医院。

  然后上周紧急情况来了,感觉很痛,于是提前下班去医院急诊室,抵达时间是下午5时45分。

  先是门口的接待处查看医保卡,问明情况,然后给我手上戴上一个有我名字以及QR Code的手环作为身份识别,然后叫我上外面大厅等候被叫。这时候在大厅等候的约十来人,尚有许多空位。

  约20分钟后叫到我的名字,进入分诊室。一名护士测量体温、血压等后开始问情况,于是重复一遍。完了护士让就地等候。约五分钟后又来一名护士,给了我一个满是表格的夹子,叫我拿着上走廊尽头的CRT3(care and treatment照护治疗室)房间交给窗口护士。

  交了资料,护士让坐等,说会叫我。这时候我才留意到这里面的等候室。约二三十名病人,座位基本坐满。有的看上去就很严重的样子,抱着头一脸痛苦;有的身穿医袍,挂着氧气瓶在等,神情焦虑。


  很快我被叫到,还让我小小意外了下。结果只是进去被又一名护士量血压体温及问情况。重复第3遍。记录完毕后让我回外面等候室。不久又被叫进去过一次验血,主要还是在外面等,这一等就是晚上10点多了。期间有救护车几次送来新病人,有一位坐在轮椅上,无法走路,头耷拉着,喘粗气,但也是短暂进去后就一直在外等。

  无聊中和旁边一病人聊天,得知她下午4时已在CRT等候,六个小时无动静。又表示已经做好等候9个小时的准备,且之前也见识过流血不止的伤者也是简单包扎后在外等候很久的情况。听完之后我心里突然有点愧疚感:相比流血不止,我的痛也不是无法忍受吧,说不定吃点止痛就好了……

  胡思乱想中又是一个小时过去,手机早就没电了,也没带书,因为痛,自然也无法合眼休息一下,时间慢得像蜗牛。


  快到11点半,终于被叫到里面治疗室等候医生,说是马上就来了(她用的very soon)。约12点一刻,医生到了,问情况。重复第4遍。然后医生采用仪器做检查,不明朗,又出去搬来另一台机器做检查,同样不明朗,告诉可能需要做第三项检查,叫等候。

  等候约一刻钟后,医生进来表示,能做第三项检查的医生已经下班,但会把我的情况转过去,让我回家先睡一觉,明早等候电话。并补充,如果没接到电话,就自己打过去问。

  于是就这样出来了,那位4点就过来的还在继续等候,路过大厅候诊室时,里面满满全是人,真不知他们是否能在天亮前看到医生。

  第二天早上果然没有电话进来,打过去“讨价还价”一番后总算下午排上,但需要由急诊转过去。然后重复前晚的步骤,下午2时进医院,到7时终于检查做完并看上了医生。确诊,并当场解决问题。如果算上前日的等候,笔者在急诊室所花时间约12小时。


   回顾一下:一、自己的病情虽然不算太严重但属不适拖延型。如果照家庭医生的节奏,看到专科医生时恐怕又是一两个月。急诊室等候虽苦,但减少了一些拖延风险。

  二、虽然过程繁琐,等候漫长,但医护的态度还是非常好的。以前在中国看病,护士的脸总是拉得老长,反应慢了对方会很不耐烦,杏眼一瞥立马让我像个做错事的小孩。

  三、主要还是门诊太慢,所以急诊室里一堆其实不必“急诊”的人,如此自然拖慢了急诊的效率。

  有关加拿大全民医疗之“不要钱只要命”的调侃很多人都熟悉,医护人员尤其是医生的匮乏导致看病排候期过长。即使只是家庭医生,2点的预约去了还是得排队,耗两三小时也正常。这还是好的,还有很多人找不到家庭医生。

  根据2014年家庭医生温哥华分部(VDFP)的数据,温哥华市目前约有10万人缺乏家庭医生,看病需要光顾无需预约诊所。列治文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连长者事务国务部长黄陈小萍也感慨:“我的家庭医生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十分着急不知道能否再找到一个。”而根据加拿大健康资讯研究所(CIHI)报告,全省有多达17.6万人缺乏家庭医生。

  加拿大健康资讯研究所近期还公布了一项调查:超过半数的加拿大人需要等候2天以上才能见到医生,近三分之一需要等候6天以上。至于专科,25%的加拿大人表示需要等候两个月以上,37%表示他们曾不得不去急诊看普通门诊。


   为什么医生这么缺?综合行业内人士各种意见,原因如下:

  首先,出个医生并不容易。首先获取医学学位(MD),这可能就需要花8年,4年预科4年医学本科。拿到MD还不能当医生,先得完成住院医生培训,约2至7年(家庭医生2年,专科医生5-7年)。然后再考医生证书,最后取得行医执照。这里面还有名额问题,像卑诗省,过去一年只开放128个一年级医学生学额,近年来才增加至288人,依然不算多。

  其次,读医学院时间久、学费也不低,但当个家庭医生以及住院医生培训期间工资相对并不算高,因此许多医学院学子愿意当家庭医生的不多,还有部分学生会想方设法转去美国赚点钱,也是医生少的另一个原因。

  另外女性医生人数在不断增加,而新入行的女医生多会要面对自己怀孕分娩的情况,产假可以放到半年,也是一个因素。据悉新生代的医生也比较注重生活质量,不会加时工作,甚至会主动减少工时。笔者认识的一位30出头的家庭医生,满全世界玩,几乎快成半个人类学家了。还好他休完假记得回来,不会一纸“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就抛下病人走了。

 (BCbay.com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如临大敌 中共密件热传
2 一股暴跌潮,正在席卷全国
3 大权旁落?习最新讲话再现异常
4 全场傻眼 中国学者丢人丢大了
5 危急,中南海风暴要来了
热门专题
1
叙利亚
6
万维专栏
11
中共两会
2
苗华被抓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川普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俄乌战争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中美冷战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