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难民,其实你从未真正了解他们的世界 | |||
www.creaders.net | 2018-07-16 22:25:41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留夏:6月20日是世界难民日。6月20日之前,我不知道“世界难民日”;6月20日之后,我发现我也未曾真正的了解“难民”。 据联合国难民署(UNHCR)公布,截至2017年底,全球共有超过6500万人由于战争、暴力和迫害而流离失所。这里面有2540万人被迫流亡国外,而成为了我们通常所说的“难民”。在这成千上百万的难民之中,只有不到1%的人又重新得到安置,而超过99%的难民目前依然居无定所。 加拿大2016年接收并安置了46700名难民,联邦移民局计划在未来几年安置更多难民。加拿大政府在难民安置上的巨额花费曾一度引发热议,总理杜鲁多的政策也遭受了各种质疑。甚至,很多人对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难民,产生了反感乃至敌意。 然而,难民到底过着怎么样的生活?他们果真是“厚颜无耻”和“贪得无厌”吗?他们在被迫远离家园、漂泊他乡的路上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很多人恐怕对此一无所知。难民,是我们一直都知道、但从未真正了解的群体。 “我本来可以成为大学教授” Hanadi来自叙利亚。她在法国攻读了化学博士,毕业后回到叙利亚的大学成为助理教授。她本可以成为一名大学教授,科研和授课一直是她的梦想,她希望用自己的知识来改变她的祖国。然而,2011年的一场战争改变了一切。 她说来加拿大其实并不是她的选择,因为她从未想要漂洋过海、远离家乡,就像她从未想过一场战争让她就此与祖国天各一方。在加拿大的生活一切都从头开始,在很多热心人士的帮助之下,在努力了几年之后,她终于又在SFU的一个研究项目中找到了一份工作。 “我付不起170块的罚款” Martina Scholtens是温哥华的一名家庭医生,她在难民诊所工作了十多年,与难民的接触让Martina感慨颇多。她把那些难民家庭的故事汇集起来,出版了【Your Heart Is the Size of Your Fist】一书。 在这本书里,有两个故事让人印象深刻。一个是关于坐天车的故事,说的是一位难民来到温哥华之后第一次坐天车,当时天车站还不需要刷卡进出,而是乘客需要自行提前买好票。可他并不知道这些,于是拿到了一张170多加币的罚单。 这张巨额罚单,他根本无力支付,无异于给他雪上加霜。他百般努力跟工作人员解释,可他们并未通融,只是说“你可以回去网上申诉”。他一下子懵了,刚来加拿大,语言障碍尚未完全克服,如何去网上申诉?! 第二个故事,说的一位记者,以前从事新闻工作,被迫逃离故土之后,由于语言障碍,无法再从事自己的专业。几经周折,在温哥华的超市找了一份包装黄瓜的工作,每天8个小时,把黄瓜放进盒子里,用保鲜膜封口。作者Martina说,“从此以后,每次我到了超市,看见那些包装的整整齐齐的蔬菜水果,都会想起这位记者。” “我不想家” Sina来自乌干达,她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家人逃难,终于来到了加拿大。“申请成为难民,要接受加拿大移民局的面试,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我这么幸运。”她面试的时候很紧张,她不知道这一场面试结束之后,她是否会被接收,又会被安排去哪个城市。她只知道,这些面试她的人所在的地方,或许就是她的未来。 Sina说:“来了加拿大以后,我不想家。”或许是因为家乡已经没有了家。但她说,虽然很多难民都是一整个家庭一起出来的,但还是会觉得非常孤独。如果你问一个已经在异国他乡安定下来的难民:你现在最想要什么?他们或许会说:我想要朋友。 将心比心地想一下,身为移民的我们,即使可以时常回国探亲,仍不免孤单。而这些已无家可回、无亲可探的人,心底又承受着怎样的煎熬与悲伤。 “我是难民?!” 很多很多的难民,最初都无法接受现实。因为一切都来得过于突然。他们曾是受人尊敬的老师,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是班里成绩优异的同学,是邻家后院无忧无虑奔跑的小女孩,突如其来的变故,夺走了他们的一切。在他们的生命里刻下“难民”的烙印,把他们丢在了全然陌生的大地上。 难民,在很多人眼里,永远比移民低一等,“因为难民不能自食其力,需要接受救济”。可是,他们却在心底呼喊:“我们以前并不是这样”,“我们现在也不想这样”,“我们一直都在努力”。 一位五十多岁来自巴基斯坦的难民,说她无法跟过去的困难和解,她不能够原谅战争,不能够原谅命运,因为她不能够像从前那样活得有尊严,作为难民,“一辈子都要以难民的姿态活下去”。她无法忘记自己的“难民身份”,因为别人永远会记得。 无数的难民,在新的国度安定下来,有了工作,可以养家糊口。然而,他们仍然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像是一辈子都活在别人的土地上。 “THIS IS HOME” 值得宽慰的是,国际援助组织、各国政府、无处不在的志愿者和热心人士,一直以来,总是热情地对难民伸出援手,在他们无助的时候给予他们帮助、温暖和希望。 虽然有时某些国家和地区当局的很多政策欠缺妥当或者不够周全,导致资源的分配或者效率有失平衡,从而引发了人们的质疑和不满,但这些怨艾不该让难民来承担。 即使个别的难民,做了什么错事,也不该因此而给那个群里所有的人都打上差评的标签。老天已然对他们这般刁难了,我们又何必再对他们如此苛刻。 人生虽然时常会难上加难,但好在总有人能让他们看到温暖。正如本拿比的一位长期帮助难民的志愿者所说,很多人给予他们帮助,是真正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他们付出了时间,捐送了钱财,贡献了技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帮助难民更好的在加拿大生存,唯一期望的就是想让难民知道:This is home。 这里就是家。 留夏:山东莱州人,居住在温哥华,从事医疗研究工作。对自己的要求是讲一万句话里面有一句说到别人的心坎里,一万句里面有一句给了别人帮助,有一句让人拍手叫绝,就足矣。 (BCbay专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44岁马伊琍新恋情曝光:“对不起,不等了! |
2 | 习近平遭遇重大挫败 |
3 | 陈坤秘密瞒不住了 18岁的陈尊佑长相随妈 |
4 | 54岁失业,97岁成为有史以来获得诺奖年龄最 |
5 | 爱国不易!双阴性证明让华人彻底断了回国念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热门专题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习近平遭遇重大挫败 | 方位观察 |
2 | 老牧师替川普说几句话 | 生命季刊 |
3 | 看懂这次美国总统选举 | 骆驼 |
4 | 拜登很有可能是中共的救命稻草 | 右撇子 |
5 | 日本人的好色 | 玉米穗 |
6 | 川普与拜登:你选择真小人还是 | 一冰 |
7 | 11月3日,你和我为谁投票? | 解滨 |
8 | 华人同胞,你想要逃离美国吗? | 生命季刊 |
9 | 美国大选(一):民主制度展现 | 翰山 |
10 | 毛泽东的肿脸与习近平的风车 | 方位观察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美国会分裂吗? | 施化 |
2 | 11月3日,你和我为谁投票? | 解滨 |
3 | 全国山河一片蓝”的可能性确实 | 嘎拉哈 |
4 | 川普与拜登:你选择真小人还是 | 一冰 |
5 | 看懂这次美国总统选举 | 骆驼 |
6 | 美国或再次以“内战”决定命运 | 体育老师 |
7 | 好女不和恶男斗 | 体育老师 |
8 | 希拉里乔装快递员 狐狸台大意 | 一草 |
9 | 贼喊捉贼:为亨特提供女童的, | 苦难与荣耀 |
10 | 拜登很有可能是中共的救命稻草 | 右撇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