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熙妈
一向没耐心追剧的我最近对一部国产职场剧《平凡的荣耀》动了心。这部剧到目前为止没有狗血恋爱、手撕小三及各种同父异母,场景几乎全在办公室里,简直就是一部大型职场真人秀。是的,像真人秀,就是因为它让许多人似乎看到了自己。工作多年,业务能力强却始终未磨去棱角的吴恪之、起点低到无法想象,只能用一个顽强努力的灵魂抵挡社会毒打的职场菜鸟孙奕秋、脾气足够好业务还不精的林经理、学术背景强大但在热心助人中始终带着优越感的高思聪、被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毁掉了自信却创意无限的郝帅、唯一重要的女性角色是独立自强外冷心热的兰芊翊,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似乎就是身边常见到的同事和朋友。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弱点与尴尬,但都在这个社会中拼尽全力的活着。
看到孙奕秋站在卫生间的镜子前对自己说:我要在这个世界里生存下来,拥有自己的一个位置。这让我想到了在温哥华遇到的每个同胞,大家来自不同的背景,以前或是企业高管、艺术家、资深新闻大拿、高校教师、国家级运动员等等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就要清零开始,忘掉光环,卸去头衔,似乎每个人都成为了孙奕秋,从学习复印开始,一步步打怪升级。
语言是第一关,身边的很多朋友都读过成人高中。四五十岁的人,重新抱着厚厚的BC省高中教材重新出发。就像一个老外对着“长恨歌”一筹莫展一样,莎士比亚的经典也是令人无比痛苦的存在。但要进入这个新的社会,拥有一份新的工作,考一个certificate是无法逃避的关隘。即使自己创业,也不能脱离第二语言的沟通。
生活是一次漫长的历险,一路上会遇上各种意料之外。没有坚强的意志,如何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社区里常去的披萨店是一对来自海河之滨的夫妻开的,老板娘极其开朗幽默,每次等披萨的时候会聊上一会,关于天气、孩子、星座。有一次无意中说起喜欢吃她家批萨里配送的青椒,后来总在拿到的批萨盒里发现多出来的青椒,让人心头暖暖的。就是这样一个明朗开心的女人,笑眯眯地告诉我她其实有抑郁症,已经与之斗争了好几年,严重时看着店外的车流就有冲出去的念头。这是我第一次感知为什么有研究说很多抑郁症人都是微笑着的,甚至是大笑着的。看到我的震惊,她又来安慰我了,没事的,有病治病呗,我在寻找情绪的规律,需要吃药时我就会去找医生的。后来,一场变故让他们被迫关了店。朋友圈里常看到她开始学习美甲的图片还有她那只可爱的狗狗,有时候她会发一些搞笑的图片。我知道,那是她与抑郁抗争的武器。敬佩她也祝福她,坚强如此,一定会拥有她想要的那份平静。
朋友May初到温哥华时是因为厌倦了国内一眼能望到退休的生活。拿到移民纸先把一岁的儿子交给公婆,自己过来读一个学位,忍受了孤独寂寞,却忍不了一年后看到瘦弱的孩子的那一眼。她毅然把孩子带回来,边带孩子边读书,孩子大一些之后从中文教师做起开始了异国的职业生涯,再后来老公也过来考了证书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May也从on call的ESL老师转成了正式的中学里的老师。正像她自己说的,她的职业发展史就是很多移民普遍认同的“一年大苦、两年小苦、三年不苦”。
我们经常说,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就可能会失败。是的,生活中的变数太多,不仅仅是努力就够了。孙奕秋觉得自己足够努力,但他的学历太低,起跑线就跟别人不一样,还要每天面对质疑,打击与嘲讽。很多移民初到海外也是如此,没有当地的文凭与从业资质就意味着一切要重新开始。有的人在这期间要先从最底层的工作出发,心理落差就是第一个需要跨越的障碍。一个朋友曾说起二十年前初来乍到如何在超市收银时尴尬遇到国内来旅游的同事,像电视剧一样的情景至今还清晰地在脑海里,现在已经生活的非常安逸的她说起过去已是一笑而过,但当时的受伤也是真实存在的。也有计算机工程师在同胞公司里被同事忌惮排挤,老板不给重要的项目,做的都是类似打杂的工作,曾在雨中的坡道上一点点往前推着装有机箱的车子。多年过去,工程师早已在政府所属的部门里承担了技术要职,过上了中产的生活。困难的日子赋予的多是更加坚韧的力量。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令你强大。
许多移民说起曾经的故事都是云淡风轻,那些走过的寂寞与忍耐,奋斗与拼搏,都成为今天的美丽图画的镶边。怀揣着期待,努力地经营,为自己寻一方生活在别处的自由,为子女创造着更多选择的未来,这不就是平凡的荣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