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5月底加拿大卑诗省爆发一所废弃的原住民寄宿学校“坎卢普斯印第安寄宿学校”地底下,开挖出215具儿童遗骸,最小年纪的儿童仅有3岁,令国内外震惊。图为另一所住宿学校Bishop Horden Memorial School,孩子们在睡前祈祷。 图/路透社
“加拿大历史中最阴暗的一页...转型正义的一天是否可能到来?”5月底加拿大卑诗省爆发一所废弃的原住民寄宿学校“坎卢普斯印第安寄宿学校”地底下,开挖出215具儿童遗骸,最小年纪的儿童仅有3岁,令国内外震惊。
加拿大政府针对原住民儿童强制就学政策一直实施到1996年,长达百年之久,许多倖存者都仍在世。这起事件,在在迫使加拿大政府再次面对过去暗不见光的殖民统治历史,教宗也对此发表谈话。为什麽有这麽多的儿童骨骸?他们如何死亡?生前受到如何对待?这起事件是否只是殖民统治的个案?难道天主教会不用负责吗?都将在本集整理爬梳。
图为6月6日加拿大的国家冰球联盟竞赛会场,215双小孩鞋子被放置在座位区,以纪念这些丧命的儿童。 图/美联社
▌恶名昭彰的同化政策:“印地安人寄宿学校系统”
5月27日,加拿大各家媒体纷纷报导,一个苏斯瓦族权益团体Tk’emlúps te Secwépemc Nation指出,在坎卢普斯印第安寄宿学校(Kamloops 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地底下发现了215具儿童遗骸。此事一出,不仅震惊加拿大本地,包括美国、澳洲等国家,也都再次让人想起过去不正义的原住民族殖民统治政策。
这所学校,原本是在1890至1969间由天主教无玷圣母献主会所经营,其后由联邦政府接管,并在1978年关闭。坎卢普斯印第安寄宿学校从1920年开始配合政府政策,强制将苏斯瓦族儿童带离家园接受教育。它也曾是加拿大最大的寄宿学校,在1950年代注册人数高达500人。
Tk’emlúps te Secwépemc表示,他们透过雷达发现这群埋在地底下的儿童遗骸。但这可能还不是全部。根据许多资料所拼凑出的状况,这所学校过去曾有大量失踪的学童,至今仍下落不明,到目前为止,仅能辨识出骨骸中有51人,丧命于1919至1964年间。
类似的“印地安寄宿学校”,在全加拿大还有很多。根据纪录,约有三成的原住民儿童──也就是15万人──曾就读过这类专门开给印地安儿童的学校。并且,坎卢普斯印第安寄宿学校的死亡案例并非个案,根据多方资料显示,在“印地安人寄宿学校系统”(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 system)实行的百年间,约有4至6千名儿童在学期间失踪或死亡。
类似的“印地安寄宿学校”,在全加拿大还有很多。根据纪录,约有15万人曾就读过这类专门学校。并且,坎卢普斯印第安寄宿学校的死亡案例并非个案,在“印地安人寄宿学校系统”(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 system)实行的百年间,约有4至6千名儿童在学期间失踪或死亡。图为1937年坎卢普斯学校的大合照。 图/欧新社
加拿大政府最早的印地安住宿学校政策,推断可能从19世纪初就已开始,因为目前记载最早一所印地安寄宿学校出现在1831年,但真正的法源依据,则要等到1876年《印地安法案》(Indian Act)才正式开始。这个法案内容有诸多要求同化原住民的内容,包括要求他们只能在特定的保留区生活,也就是所谓的种族隔离政策。
而到了1894,加拿大政府通过《印地安法案》修正案,要求16岁以下印地安儿童必须要到日间部学校、职业学校、或者是住宿学校就读。这些学校虽然是政府资助成立,但是实际上是交由天主教会来管辖与执行。
目前已知在加拿大的印地安住宿学校数量有130所,其中最全盛期是在1930年代,当时有高达80间学校都在营运中,几乎每个省都有这样的学校。整个印地安隔离教育政策在1996年才终于结束,也等于从政策实行到终结已有百年之久。另外,由于结束时间至今仅25年,许多就读过的倖存者至今仍在世。
对近代帝国主义或殖民历史熟悉的人而言,这项政策显而易见地目的之一,就是要进行同化教育。孩童被带离原生家庭,在寄宿学校内不被允许说母语、信仰原生宗教、了解原生文化等,用意当然也是在破坏文化、控制民族。从今日的观点而言,早就构成严重的文化种族灭绝政策。有些学校甚至会特意建在离部落遥远之处,让父母们难以探视。
在寄宿学校内不被允许说母语、信仰原生宗教、了解原生文化等,用意当然也是在破坏文化、控制民族。从今日的观点而言,早就构成严重的文化种族灭绝政策。有些学校甚至会特意建在离部落遥远之处,让父母们难以探视。 图/路透社
然而在“文化清洗”的目的下,其所施行的实质手段,更有许多建立在将“原住民”排除在“人”的应有对待上,比方说完全非人道的校园环境。这些学校因为天高皇帝远,政府也不太管,孩童的父母也无法就近确保教育品质,学校内常出现有大量的强迫劳动、虐待、性侵、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
根据2008年,加拿大成立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简称TRC)所进行的研究指出,大多这些学生被送到寄宿学校后,挂羊头买狗肉的状况非常多,有多数证言表示孩童并非在学校接受教育,而是接受大规模的劳动剥削。研究者也发现,多数寄宿学校附近都有大型墓地,在许多口述访谈中有提到自己的亲人或同学死后遭掩埋。理由大多是卫生环境不佳导致流行病肆虐、而有大规模死亡案例;除此之外也有孩童遭虐待致死、也有性侵的问题。更曾发生过不堪虐待、性侵逃跑而死亡的儿童,会被集体掩埋等情事发生。
这些原住民儿童死亡的悲剧,是否只是系统中的一小块缺失?对于倖存者而言,寄宿学校美其名是要让原住民能融入主流社群,但实际上百年过去,原住民族依然无法融入白人社会。
与许多有原住民的国家一样,即便到了今日,长期的社会歧视依然很深,这群被原生和外来文化都排除的孩童在长大后,既无法回到原乡生活,也无法融入主流社会,可以说是一整个世代的印地安族群被集体毁灭。也有研究指出,这些孩童长大之后许多都罹患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并再次恶性循环,更加强了印地安社群的贫穷複製、酗酒、自杀率高等社会问题。
与许多有原住民的国家一样,即便到了今日,长期的社会歧视依然很深,这群被原生和外来文化都排除的孩童在长大后,既无法回到原乡生活,也无法融入主流社会。图为在学校附近聚集的哀悼者,手持印地安手鼓进行纪念仪式。 图/法新社
这些原住民儿童死亡的悲剧,是否只是系统中的一小块缺失?对于倖存者而言,寄宿学校美其名是要让原住民能融入主流社群,但实际上百年过去,原住民族依然无法融入白人社会。 图/路透社
▌伤痛难以抹灭的历史证言
根据《卫报》报导,1954年,原乡在魁北克部落,年仅5岁的的乔尼斯赛加纳什(Jonnish Saganash)被送到安大略省的一间寄宿学校就读。然而在一年后,乔尼斯就感染风湿热死亡,他被埋在学校附近的无名坟墓当中。
就在坎卢普斯遗骨事件爆发后,这个家庭又再次想起乔尼斯的往事,也得知自己的孩子不是唯一一个死于寄宿学校的孩子。乔尼斯的哥哥罗密欧(Romeo Saganash)说:
“这起新闻再一次像毁灭性打击一样,让我们家族被迫想起那段往事。”
罗密欧自己也是寄宿学校的倖存者,他说他在学校知道很多这样的人──从学校中消失,或者后来再也没有回到家里的同学们,而且他们很多人都遭受了肢体或精神虐待、甚至也包括性侵。
图为在坎卢普斯学校附近,纪念者架起的十字架、并挂著象徵小女孩的红色儿童洋装。 图/路透社
除了罗密欧,在寄宿学校倖存的原住民证词、以及历史文件记录,也都揭示了这些儿童百年来如何在机构内死亡。像在1918 年流感大流行期间,艾柏塔省一所寄宿学校校长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们没有隔离病房,也没有任何类型的医院设备。死者、垂死者、病人和康复者都在一起。”可以推断在当时校园内的医疗环境,几乎是让孩童自生自灭。
也有许多证据显示,许多儿童的死亡与校内相互传染的肺结核、麻疹有关。而根据加拿大国家档案馆保存的一份“销毁文件清单”,联邦政府清除了坎卢普斯寄宿学校,还有三卷葬礼登记记录。也就是说,这些孩童的死无法全然推诿给机构本身,联邦政府也应负完全的责任。
另外,倖存者口述中,也有许多人提到,许多孩童的死亡源于受不了学校虐待而自杀,有的孩子上吊,或者因试图逃跑而淹死在学校附近的河中。这些遗体也都会被掩埋在校园附近的墓地。根据《CNN》报导,一位倖存者麦克劳德(Harvey McLeod)说,数十年来他和他的同学们都会想,当年那些失踪的朋友和同学,身上到底发生了什麽事:
“当他们再也没有回来,我们都偷偷为他们感到高兴,我们总是会猜想,他们一定是成功逃走了。就算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当他们再也没有回来,我们都偷偷为他们感到高兴,我们总是会猜想,他们一定是成功逃走了。就算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坎卢普斯学校现址。 图/路透社
除了人身直接死亡的虐待情事,还包括了性虐待。在《CBC》的报导中,提到另一位倖存者朱尔斯(Eddy Jules)谈到了“堕胎和炉子”。
“我们所有在学校人都会说,听到某些奇怪的声音。那些时候我们就会说,『那是某某的朋友,他们让她堕胎了』”另外也常发生一些怪事:『例如在常常在九月或十月还不冷的时候,会有火炉烧火的声音。”除了朱尔斯的证词,曾参与调查原住民寄宿学校真相的TRC主委、退休参议员,同时也是原住民族的默里辛克莱(Murray Sinclair)也在最近的一份声明中说,他同样也听过了倖存者题到关于寄宿学校会用火炉用来焚烧婴儿的证词:
“一些倖存者谈到寄宿学校的年轻女孩被同学、神父性侵所生的婴儿、这些孩子并被故意杀害——有时被扔进炉子里。”
根据《卫报》报导,在加拿大的寄宿学校中,原住民儿童死亡率是非原住民学童的2倍到5倍。自杀、虐待和流行病都造成了大量的儿童死亡。
“一些倖存者谈到寄宿学校的年轻女孩被同学、神父性侵所生的婴儿、这些孩子并被故意杀害——有时被扔进炉子里。” 图/维基共享
▌没有真相徒来和解?
坎卢普斯印遗骨事件迫使加拿大总理杜鲁道(Justin Trudeau)在6月1日表示政府有其责任:“加拿大人不能闭上眼睛假装这些事没有发生过,他们必须认知到这个国家并没有对这些儿童及其家庭和他们的社群尽责。”并承诺联邦政府会尽一切努力保存墓地并协助调查。
6日教宗方济各也对此发表谈话,“这个悲伤的发现,进一步唤起过去伤痛的意识。但愿加拿大的政治与宗教当局继续有决心地让这些悲伤的故事被发掘,更谦卑地致力投入和解与治癒的道路。”“这些艰难地时刻,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强大的号召,要远离殖民模式,以及今时今日意识形态的殖民,在对话中肩并肩,彼此尊重,并认同加拿大儿女们的权利与文化价值。”
然而无论是杜鲁道或是教宗的谈话,都无法使关心种族问题的民众平息怒火。就有网友在教宗的推特上表示“你需要亲自来并道歉。”“你会要求教会公开这些纪录吗?”也有媒体质疑,教宗仅提到“治癒”而非“道歉”。尽管加拿大有少数的神父加入了TRC的调查,希望能为原住民平反,但梵谛冈能提供的协助似乎仍非常得少。这也不禁让许多研究者想知道,究竟天主教会在殖民统治时期扮演了何种角色。
图中被泼红漆的雕像为艾格顿·瑞尔森(Egerton Ryerson),他是一位是加拿大教育家和卫理公会牧师,最知名的“贡献”就是设计了加拿大的公立学校系统、以及印地安住宿学校。加拿大的瑞尔森大学便是以此纪念他而得名。然而在此次重新检视印第安住宿学校的悲惨殖民历史时,瑞尔森的地位在转型正义的质疑声浪下,也备受考验。 图/路透社
而加拿大联邦政府虽然曾在2008年成立TRC进行调查,但就社会主义政党新民主党(NDP)的国会议员加赞(Leah Gazan)表示,杜鲁道经常报告真相与和解的报告,但实际的行动却做得非常少。
2008年6月,当时的加拿大总理哈帕(Stephen Harper)对原住民公开道歉,并且在他的任期中,成立TRC“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并承认当年教育政策的错误,开始著手调查当年的这些学校悲剧、并协助罹难者家属、倖存者进行与政府的民事求偿诉讼。
TRC于2015年完成阶段性任务后关闭,他们进行了多项关于原住民儿童寄宿学校的相关调查,并完成将近7千多份的相关倖存者的口述访谈。虽然相关报告已在过去不断的上线,但仍遭外界诟病的是,内容许多建议仍停留在字面上,而非政府实际作为。而坎卢普斯印遗骨事件也证明了,加拿大过去殖民统治之恶无法在有期间限制的TRC调查中被穷尽,往后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努力继续挖掘。
在加拿大原住民被分为三类,“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因纽特人”(Inuit)、和“梅蒂人”(Métis)。其中,第一民族事实上是许多不同部落的原住民族通称,来取代过去带有歧视意味的“印地安人”。如同美国以native american来取代。本次事件中的苏斯瓦族便被归于第一民族中。第一民族在加拿大现存约有634个所谓的“部落或社”,人口约90万人,佔加拿大总人口的2.23%。与台湾原住民比例相近。图为另一所寄宿学校Fort Simpson 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年幼的孩子们正在拼出“再见”(goodbye)。 图/路透社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快讯!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 |
2 | 7-14!比中国男足还惨 8轮0胜沦为垫底 |
3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4 | 国防部暗示何卫东“行踪” 美情报消息引质 |
5 | 南京重磅宣布:全面取消! |
6 | 惊曝:泽连斯基要退出 川普:他会有大麻烦 |
7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8 | 俄乌交换遗体 “数量差异”惊人 内情曝光 |
9 | 川普的态度又转弯了 |
10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