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克姐
再次开启“断舍离”这个话题,缘于我在买房过程中受到的“刺激”,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
经纪带着去看房。有的房子内部光鲜亮丽,一打开车库门,却吓一大跳。大小箱子、儿童玩具、还有一些面目可疑的物件等等,充满了光线暗淡、气味“感人”的车库,原先的良好感觉顿时消失,在这样的环境中居住,我不会也沦落成像屋主一样毫无秩序感的人了吧?于是逃之夭夭。
当时的我,对第一位屋主嗤之以鼻,连“断舍离”都做不到,不配卖房啊。
等到后来,我自己也卖了房,要搬家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该被嫌弃的,竟然是我本人。
收拾厨房,突然冒出来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调料、食材,它们安静地躲在橱柜的某个角落,有的有效期停留在5、6年前……
收拾衣柜,总是感叹“明天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的我,却发现有些衣服竟然还带着吊牌,还有很多衣服从万里之外辛苦搬运来的,却再也没有上过身。
就像施了咒语一样,家里的东西越收拾越多,装了一箱又一箱。
彼时,才深深体会,“断舍离“三个字的重要性。
曾几何时,这三个字变成了特别时髦的词汇。人们动不动就把它挂在嘴边,也许是自省,也许是自嘲。但也不妨碍人们在节假日冲进卖场,或者在网上剁手,被各种促销、诱人的打折广告拿捏得死死的,不停把更多的东西买回家。
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已经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并不理智。但消费至上的时代,政府鼓吹,商家鼓动,对物质的欲望操纵了很多人的头脑。“断舍离“,知易行难呐。
可笑的是,常常把“断舍离“放在嘴边的我,迄今并没有读过这本书。
因为搬家必须整理家务的痛点袭来,我趁机下载了这本《断舍离》,希望能找到答案,这神奇的三个字,如何让无数人念念不忘,推崇备至。
《断舍离》的概念,最早由日本作者山下英子提出。她从2000年自家客厅给8位学员讲座开始,慢慢将这个理念普及到全日本,并推广至亚洲和欧美。结合了瑜伽的修行哲学 “断行、舍行、离行“,”断舍离“三个字如同汉语里的四字成语,简明扼要,却有着丰富内涵: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着“物质轴“思维。面对丰富的物品,我们常常忘了考虑“这个东西需不需要?”,而总是下意识被他人牵着鼻子走,局限于“这个东西能不能用”。
我们常常留恋“过去”,又总是畅想或担忧“未来”,唯独忘了“当下”,于是,过时不用的东西舍不得扔掉,又不由分说地买来“将来可能有用的东西”,把“现在”的需要忘得一干二净。
所以啊,我的厨房充满了早过了保质期的食材,衣柜里塞得满满,却永远发愁明天该穿哪一件。
所以啊,当疫情期间看到别人囤卫生纸,囤大米,我们也不由分说冲进卖场,加入抢购大军。
我们总是哭喊着要断舍离,身体却很诚实地向物质靠近。一边嘴巴不停,品尝各国美味,一边抱怨体重日增,然后急急入手健身课程,从此展开吃—减肥—再吃——再减的无限循环模式。
万物互联的时代,各种流媒体、社交软件,全方位立体声环绕。聪明的算法不仅知道我们喜欢吃什么,还知道我们喜欢看什么。外面的世界何其精彩,知识的海洋何其广阔,西人玩的脸书、推特、Instagram, 华人钟爱的微信、微博,想看电视了有YouTube、网飞,想玩游戏了有各种游戏网站。我们恨不得都注册成为会员,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刷视频,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沉浮。各种消息、流言、真相、谎话,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太多太多了,我们的脑袋快要炸了。
可是,好物无穷无尽,知识无边无垠。我们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我们的资讯是否过载,超过了理解和接受的极限?
是时候断舍离了——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
说到底,“断舍离”最根本的,还是个人由内而外的自觉自省的意识。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我们是甘愿被物质操纵?还是坚持给内心“留白”?
想清楚了这一点,山下女士提出的丢弃“杂物”的手段就变得容易操作许多。
物品是为我们服务的,以满足“必要、合适、愉快”的标准来进行取舍,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该保留什么该扔掉什么就相对简单了。来看看以下的三组真相。
《断舍离》:人生也有新陈代谢。可是心理上的沉重感,就像有着执念的黏着剂,让你对过去耿耿于怀,沉迷难以逃离。
真相:移民时带来的CD、妈妈寄来的床单被罩、朋友送的小礼品,饱含着情感,温暖的、感伤的,可惜,都和现在的我的生活关系不大。CD找不到播放器,床单早已过时,小礼品可爱但不好用。
1 Out 1 In:即出一个,才进一个,将生活用品的量锁定到适当程度。经济学上有个80/20定律,比如,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口手里,公司80%的销售额由20%的员工创造(千万别让你老板知道)。同样,家里80%的东西是你轻易忘掉也不会用到的,目前需要并使用的只占了20%。
真相:想起我那些被打入冷宫,保质期都过了好几年的调料,还有飘洋过海来到加拿大,却被塞在衣柜最下层再也不会穿的衣服,呵呵了。朋友们也可以自己对照一下,是否真相很残忍?
7-5-1法:将杂物总量压缩到收纳空间的7成、5成、1成。看不见的空间里,杂物可以占7成;看得见的空间,比如带玻璃门的橱柜,物品只占5成,使空间自然流露出整洁美好的印象;展示性的收纳空间,物品只占1成,借鉴美术馆或艺术画廊的布置。
真相:不堪回首。想起原来的厨房,橱柜里塞得满满当当,不是7成是10成。衣柜里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是越来越满。因为旧的未去,新的已来。印象中我从没有做过全屋的彻底整理。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是不停做“加法”,更多的用品,更多的装饰,更好的车,更大的房子……
断舍离就好比做减法,就像建筑学上说的“less is more”。它考验个人对空间和时间把握的能力,它更是一种人生智慧,没有舍,哪来的得。
做完减法,扔掉“废物“,让空间变得清爽。给家减负,给心灵减负;拒绝复杂,拥抱简单。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翻译成现代白话,就是说,想获得知识,请每天增加。想获得智慧,请每天减少。
我们身处这个物质极其丰富,通讯异常发达的时代,要完全抵御扑面而来的各种诱惑确实很难。
但我们可以降低自己对世俗的欲望,从内心接受“断舍离”的理念,才不会轻易被他人和外界左右,生活变得更加自在,心灵也会更加自由。
明白了舍弃的辛苦,才会更慎重地对待获取。再入手物品的时候,才会精挑细选,选择自己真正心仪的好的东西,生活也会变得更加优质、优雅。
有些娱乐网站的会员可以退订了,抖音不看也不会损失什么。听从内心的想法,关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毕竟我们的时间有限。
因为断舍离,我们得以重新思考“空间”的概念。我们会发现,距离产生美。这不仅体现在家居生活中,也体现在人际关系上。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和邻居友人保持适当的距离,宽松有度、不卑不亢,不过分依赖,也不特意疏远。要雪中送炭,不追求锦上添花。这样反而会让我们有更和谐美好的邻里关系。之前我的一篇文章,提到了让我难忘的左邻右舍,便是遵循这个道理。
因为搬家,我得以认识“断舍离”,不知是有幸还是不幸。假如之前就认真阅读这本书,把我的旧家进行彻底整理,清除“垃圾”和“废物”,相信会营造出完全不同的家居环境,恐怕我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杂念,不会抱怨房子太小住不下,也就不会有买房子,和由此衍生的一系列故事。
不过,若非如此,我又怎会有契机,认真地思考“断舍离”这一人生命题。
非常赞同某位读者对“断舍离”的诠释: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天失去最宝贵的东西。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练习如何放手,才能坦然地接受烦恼,甚至离别、衰老、病患,乃至死亡。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大势已去 普京准备玩命 |
2 | 当街开枪!习当局要大开杀戒 |
3 | 中国高铁 正在沦为巨大的陷阱 |
4 | “胡”姓爸给儿取名 老师再也不点他名了 |
5 | “大战”开打!中国突然闪击波兰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报仇?李克强同班同学爆大料 |
2 | 大势已去 普京准备玩命 |
3 | 当街开枪!习当局要大开杀戒 |
4 | 彻底撕破脸,印度痛骂习近平 |
5 | 中国高铁 正在沦为巨大的陷阱 |
6 | 如今证明 再多的名和利都救不了65岁的赵本 |
7 | 曝大批特警驻守北京人大附中 网络炸锅了 |
8 | “胡”姓爸给儿取名 老师再也不点他名了 |
9 | “大战”开打!中国突然闪击波兰 |
10 | 重磅:俄罗斯提出停火条件 “认清残酷现实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万年太久争朝夕.MAGA洪流如决 | 老尚童 |
2 | 是李克强授意迫害哈佛博士陈琳 | 拿破仑 |
3 | 大刀阔斧,霸气冲天! | 水蛇 |
4 | 《中国和平革命大纲》 | 老陆 |
5 | 俄乌有可能停战吗? | 施化 |
6 | 有自媒把川普胜选比作诺曼底登 | 体育老师 |
7 | 川普解决当今世界纷乱局面的王 | 山蛟龙 |
8 | 乌克兰不是棋子,而是真正的斗 | 岁月长河 |
9 | 懂王英明:人称川建军是也 | 随意生活 |
10 | 读沽渎【川普回归,将带给台湾 | 阿妞不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