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住在共管物业,业主在很多日常生活中都需要遵守物业的规定,比如说扔垃圾这事儿!乱扔垃圾可能会收到物业的罚单。
不过最近发生在本拿比 Metrotown 一座公寓楼的物业公司的“破案”能力可谓相当强大,简直堪比 FBI 的断案能力和速度,通过一包垃圾锁定了一位华裔业主。
对于这包新鲜的垃圾,物业公司并没有就此放过,而是对垃圾展开“侦查”
负责景观维护的物业负责人 BS 从这包垃圾中发现了银行的信函,虽然已经被撕成了碎片,但 BS 还是本着“找到真相”的目的将这包垃圾中的碎纸片一片一片的拼凑出来,并粘贴起来,从中找到了关键信息。
这是一份来自 TD 银行的信函,BS 从中拼凑出收件人的地址为尾号“01”的房间,垃圾扔落的区域上方正是华裔 X 先生所居住的 901 号公寓,因此 BS 指定认为 X 先生正是这包垃圾的主人。
X 先生对此表示不服,要求物业召开听证会,不过物业听证会的结论仍然是 X 先生从阳台违规扔下来一包生活垃圾。并对 X 先生处以 200 加元的罚款。
X 先生认为这是物业人员 BS 的猜想以及无中生有,认为物业公司对此事的处理不当,于是将物业公司告上了BC 省民事法庭(CRT)
X 先生认为 BS 作为物业管理人员,有权进入信件收发室、并有机会窃取私人信函,在遇到乱扔垃圾事件后,栽赃给 X 先生。
而且,根据加拿大《隐私法》,银行私人信函不得作为案件证据。
但 CRT 的仲裁员 Micah Carmody 驳斥了 X 先生的观点,他认为 BS 在发现垃圾后寻找证据的手段是正常且合法的。
而且 Micah Carmody 称,加拿大《隐私法》并未就银行作为证据的可接受性问题。
Micah Carmody 在此案的结论中指出,物业公司的 BS 所寻找的证据比 X 先生的假设更为有说服力,X 先生并没能解答 BS 为何要陷害他的说法,因此不具有说服力。
最终,X 先生被罚的 200 元非但没能要回,还搭上了民事法庭的裁决费用。
您觉得 X 先生冤不冤?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马兴瑞问题实锤了,更有惊人大事发生 |
2 | 中南海通过香港亲共媒体放风习近平去向 |
3 | 惊爆!习明泽秘恋MIT离婚教授十年 习家炸了 |
4 | 北京突传大消息 |
5 | 丢人!华为余承东:已进公安局自首 |
6 | 最高决策机构12成员曝光 元老重返核心层 |
7 | 眼下北京的情况愈发不妙 |
8 | 习近平到山西,这件丑事被彻底隐瞒了 |
9 | 党内大佬谈不拢 四中全会难产 |
10 | 传马兴瑞之妻被抓 习将商讨习仲勋齐心合葬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