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Creaders.net)辛峰来稿:四年一度的安省和BC省市选投票进入了倒计时,在GTA和大温地区的大路小街,五颜六色、尺寸不一的竞选牌琳琅满目。
市选就是选市长、市议员、区域议员以及教育委员。与联邦选和省选不同,市选不是选政党,所以政党不应为候选人站台拉票,除非有人背着所属政党,扯大旗作虎皮乱来。
由于市选的侯选人基本都以个人名义参选,他们也比联邦和省选更容易入闸,不用很辛苦地去搞什么“卖党票”争出线的勾当。但从另一方面看,市选候选人由于缺乏政党助力,他们要在众多参选者的混战中突围并不容易,如果现任议员在职期间没有丑闻又不舍得走,新参选者几乎就没什么机会,这就是加拿大很多市议会都有任职十几、二十年的老议员的原因。正因为如此,一直有参政团体提出建议:限制议员任期,给新人以机会。
可喜的是,与四年前不同,今年GTA和大温地区有多名老议员不再争取连任或转换跑道,因此有些今年下海参选的华人似乎看到了朦胧的胜利曙光,华人社区的一些小媒、小网、小公众号也一如既往地找到了商机,开始为那些候选人做起凃脂抹粉、美颜捧场的营生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华人竞选、华媒先捧,但捧场还是应该注意分寸的,切不可收了宣传费就不再善意建言,只管胡吹乱侃、肆意拔高。四年才有一次市选机会,入闸门槛又那么低,如果有的候选人在华人小媒的“美图秀秀“中自我陶醉、不再努力,白白浪费了可能获胜的良机,这岂不可惜?所以对有志参政人士,还是应该予以善意提醒。
首先,华人参政必须有为市民服务的情怀,有坚持不懈的初心。在加拿大市选史上,我们见过不少平时不理选区,竞选时才冒头的华人参选者;也见过不少既不懂本地政治,又不屑选区具体事务,只热衷为外国政府表态站台,热衷参加和选区毫无关系的社团宴席或颁奖活动的参选人;还见过更多的明知没希望赢,纯粹为了自己生意的知名度或者名片上印一条市议员或什么候选人而出来的参选者。这类参选人并不具备应有的为市民服务的情怀和初衷,自然也不太可能得到选民的支持和认同。
第二,参加竞选就是向选民作承诺,在这次市选中,有位被吹捧为“安省地产一哥”的候选人,今年三月份才动员业界同行选举他当上了安省地产监管局董事,他信誓旦旦承诺要把华人的声音带入监管局。然而仅仅几个月,他就辞职参选万锦市议员了。实在不知他怎么解释自己当初对华人同业的承诺?他又怎么再去获得社会大众的信任?如果一位候选人连自己曾有过的对业界的承诺都遵守不了,他又怎么可能坚守对选区市民的承诺?选民又怎么能相信他将来会为选区尽心尽力、长期服务呢?
第三,参加市选必须熟悉三级政府的分工,清楚市议员或区议员的工作范围。华人参政常常有混淆三级政府职能的事发生,市议员管的就是诸如市内收垃圾、铲雪服务、图书馆设施、物业税、街道交通、社区发展、市府预算投票之类琐琐碎碎的事。然而我们不少候选人常常还没清楚市议员是干什么的,就一拍脑门报名参选了。他们要么把自己的政纲写成了不切实际的空洞口号,要么把市选当成了联邦或省选,什么环保、通涨、刑事法律、自由保守理念,甚至加中关系、高速公路都列入其中。
在这次安省市选中,有位候选人提出了用商家私营资金强化社区治安的政见。不知这位候选人在亮出此想法前有否了解过本地法律?这种事情涉及立法,所以不在市议会权限范围内,也不是市议员的职能。到目前为止,加拿大法律体系中还没有任何关于私营的社区联防巡逻的法规,也没有任何警局允许设立私营资金社区安保机制,如果这位候选人真得有心“吃螃蟹”搏眼球,不妨去竞选联邦或省的议员,在更高层面的立法机关中推动立法岂不更好?
第四,加拿大选举少打族裔牌,多年以来在我们华人社区,不管那次选举都有人喜欢打族裔牌,当几名候选人有不同族裔背景时,华社就有人宣传:华人选华人。当候选人全都是华裔时,又有人声称:大陆人选大陆人。当主流媒体刊文质疑了某位华裔候选人时,这位当过安省内阁厅长的候选人就发推称“老外”记者把华人当作了敌人。其实主流媒体评论他,这与华人大众有什么关系?在反对族裔牌方面,退而复出的老牌政客应该为后来者竖立好榜样!
市选就是比拼候选人为市民管好婆婆妈妈事情的本领和精神,这位“居委主任”不需要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也不需要搞政党宣传,更不需要打族裔牌。只要踏实努力,把有心为社区服务的真实的自己亮给选民即可。选民是有鉴别力的,如果候选人真的具备情怀和奉献精神,即便落选也能继续在选区“为人民服务”,最终定能“范进中举“当选。
10月24日和10月15日分别是安省和BC省市选投票日,不管候选人是华裔还是非华裔,不管是大陆国移背景还是本地二代或粤语人士,他(她)的服务市民的热忱、能力、经验才是第一位的,而这些特质绝非微信群和收费宣传的胡吹乱捧可以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