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红星新闻报道,最近,一篇题为《我妻之死》的自媒体文章,在网络上引发强烈关注。文章作者以万字长文,记录了结婚13年的妻子在加拿大患癌到病逝的全过程。文章发布之后,连日来受到广泛关注,相关话题也登上热搜。
但文章随后也陷入了争议。有人为这段婚姻是“一段绝对不对等、不公平的婚姻,女人埋头苦干,男人坐享其成”。作者的妻子在婚姻中承担了绝大部分生活责任,而丈夫“英语不好,没有驾照,靠妻子养家”。甚至有文章直指,是这种婚姻生活“累死”了作者妻子。
面对网络舆论的发酵,该文作者先是自行发文解释,后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文章和采访中,关于移民、关于家庭经济、关于生三胎、关于承担家务等一系列问题,该文作者都一一做出了回应,详细记述了自己的家庭付出以及二人多年相伴的点滴细节。
但这么一个悲剧,却被一些自媒体和网民引入了一种性别叙事:男方和女方是如何不平等,这段婚姻是如何压榨一位女性,家庭结构是如何扭曲等等,甚至丈夫做菜的口味都被拿出来证明“不称职”。一些网民用拿放大镜挑毛发的劲头,消解了一幕悲剧,将之变成了给家长里短断案的闹剧。
这些断案准确吗?并不知道,事实上也不那么重要。如果说,《我妻之死》这篇文章有什么“公共意义”,那么应当是对一些医疗操作和医疗伦理的反思。包括文章中自述病人及家属不愿放弃、医生却率先放弃这样的纠结,这种话题事实上很值得进行一种深入的专业讨论。
但遗憾的是,在舆论场上,这篇文章的主题已经变成了“揪出那个坏丈夫”,要他为一场起于“基因突变”的生命悲剧负责。
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损失,很多时候舆论在丧失一种讨论复杂议题、进行抽象思考的能力,而是将话题降格化,变成人人都可以插上一嘴的隐私讨论。本是私密化的家庭生活,却要从中挑出一些蛛丝马迹的证据,用于展开对一个具体的人、对一个刚刚失去亲人的家属进行批判的素材。
这也让人想到去年的一场悲剧:武汉一位小学生被撞身亡,其母亲曾接受媒体采访时因为妆容而遭遇大量“作秀”的质疑,或许是因为无法承受丧子之痛和网暴的恶意,最后她也坠楼离世。
现在一些网民,似乎总是在寻找一个完美的悲剧主人公:要求他们在经历了悲痛之后,还要说话滴水不漏,情绪表达适度,既不能不动声色,也不能过度卖惨,要集理性、善良、妥帖于一体,符合理想型的人设。
这要求太高了,既不现实也没什么意义。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终究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事。从一个更加有价值的社会讨论来说,人们应该关注的是个人悲剧与公共利益交集的部分,比如去关注医疗程序的细节,去引发生命易逝的悲悯等。
最起码,也不妨对经历丧妻之痛的当事人多一些共情、少一些猜测,在一场重大的家庭变故面前,人们能更多展现一种人性的温暖,这或许也不失为公共理性的进步。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如今证明 再多的名和利都救不了65岁的赵本 |
2 | 报仇?李克强同班同学爆大料 |
3 | 曝大批特警驻守北京人大附中 网络炸锅了 |
4 | 重磅:俄罗斯提出停火条件 “认清残酷现实 |
5 | 事情闹大了!朝鲜士兵“性侵俄国女教师”?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万年太久争朝夕.MAGA洪流如决 | 老尚童 |
2 | 大刀阔斧,霸气冲天! | 水蛇 |
3 | 是李克强授意迫害哈佛博士陈琳 | 拿破仑 |
4 | 俄乌有可能停战吗? | 施化 |
5 | 《中国和平革命大纲》 | 老陆 |
6 | 川普回归,将带给台湾一份新礼 | 沽渎 |
7 | 川普解决当今世界纷乱局面的王 | 山蛟龙 |
8 | 川普会不会在任期内死于暗杀? | 施化 |
9 | 有自媒把川普胜选比作诺曼底登 | 体育老师 |
10 | 美国大选段子集锦之九:忠诚不 | 爪四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