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加拿大,吃饭给小费早已是“常识”。但如今,这个“潜规则”正在不断膨胀,甚至让很多年轻人直呼:快到极限了!
埃德蒙顿22岁的留学生Ren Alva并不吝啬于给小费。他认为,服务人员提供了好的服务就该得到奖励,节假日或特殊活动后他甚至会给更多。但在最近一次去农场摘草莓后,结账时竟也弹出了“小费提示”,这让他很惊讶。
同样,来自新不伦瑞克省圣约翰市的Jacob Burris也表示,他只会在堂食餐厅给小费,而且还要看服务质量。
“小费不应该是因为别人‘只是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这位24岁的年轻人说。
一项由报税公司H&R Block Canada最近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加拿大人,尤其是18到34岁的年轻人,都认为小费文化已经“失控”,而且目前的默认小费选项过高。
受访者还表示,小费提示也出现在越来越多意想不到的场所。有人说,他们在学生便利店、物理治疗诊所等地方也看到了小费提示。
心理压力:不给小费很愧疚
调查对象还坦言,哪怕心里不舒服,最后还是硬着头皮点下“给小费”。
税务专家Yannick Lemay说得很直白:“人们是被迫的,不给觉得不好意思,最后还是掏钱了。”
多伦多都会大学的学生Aditi Roy(在中国香港长大)就是一个常给小费的人。她坦言,不付小费会带来强烈的心理负担。
“20%的小费实在离谱,”她说,“但如果我选择不付,就会觉得很内疚。”
Roy说,在亚洲,小费文化几乎不存在,顾客只需支付少量服务费即可。
“加拿大真的该摒弃这种小费文化。”她直言。
也有人不赞同“废除小费”
刚刚大学毕业的Milly Squires曾做过6年服务员。她说自己现在依然会给小费,有时甚至高达25%,但原因不是愧疚,而是餐馆的小费分摊制度(tip pooling)。
“服务员要把销售额的一部分分给餐馆里的其他人,”Squires解释,“包括迎宾员、厨房员工、清台员和调酒师。”
“这意味着如果你接待一桌客人,账单是100元,而他们没给小费,你反而得自己掏5元来补。”
相比之下,麦当劳等大型连锁店则明确表示不接受小费,因为餐厅是“团队环境”,不是为了“奖励个人”。
替代方案:服务费 or 加薪?
一些年轻人建议,加拿大应该学习欧洲、中国,直接收取“服务费”,而不是逼顾客每次被迫在小费提示前挣扎。
Roy也赞同可以用服务费取代小费,但她认为真正的解决办法是加薪:“应该给这些人应得的薪酬,而不是让他们依赖小费过活。工资没涨,生活成本却在上涨。这只会造成更糟糕的经济困境。”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传言证实!主席当场吓瘫 |
2 | 西藏照片泄密 党媒不敢报? |
3 | 传阅兵办拒习阅兵 军中习笑话流传 |
4 | 李强丁薛祥接班被否 爆胡春华搭档黑马接班 |
5 | 李连杰手术3天后 恶心一幕发生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传言证实!主席当场吓瘫 |
2 | 重大转向! 川普准备大开杀戒 |
3 | 西藏照片泄密 党媒不敢报? |
4 | 北京不配!泽伦斯基捅了“马蜂窝” |
5 | 杨兰兰是习远平之女 习家族“资产宝库”藏 |
6 | 传阅兵办拒习阅兵 军中习笑话流传 |
7 | 张艺谋:我最愧疚的不是巩俐更不是陈婷,而 |
8 | 李强丁薛祥接班被否 爆胡春华搭档黑马接班 |
9 | 路透独家爆料中国政府大计划 标志重大转 |
10 | 身不由己?习赴西藏接连“中招”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