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最新发表的报告显示,於偏远地区定居的新移民比选择於大城市定居的一群,更容易与加国土生土长人士拉近收入距离,从经济层面融入主流社会。
加拿大统计局这份报告收集了由1992年至2005年的数据。
数据显示,选择在大城市定居的新移民,来加首年与本地人士的收入差距37%。但选择於偏远地区定居的新移民与本地人士的收入只差距14%。
据明报消息,新移民的定居选择对他们能否从经济层面融入主流社会的影响,在往后的10年仍有显著分別。选择在大城市定居的新移民在来加4年后,与本地人士的收入差距由初时的37%减至22%,到12年后,差距跌至10%以下。至於偏远地区定居的新移民,在来加4年后,已经比主流人士收入多出2%,到第11年更比主流人士多赚18%工资。
报告指出,很难断定為何新移民的定居选择,会对他们改善收入差距问题有影响。而报告提出的一些因素,多与移民的特质及条件有关,多於对定居地点的选择。
报告提到,学歷对於一些选择在偏远地区定居的新移民,相比起大城市,是一项优势。但不知道是因為这些移民的「可用武之地」是更多,还是因為当地有高学歷的人数不多的关係,令竞爭相对减少。
报告又提到,由於人口较少较集中的关係,新移民要与主流社会建立人际关係网络会变得更容易,而与主流社会建立这些关係网络,是融入主流社会一大捷径。
昨日一份由联邦统计局发布、研究移民在较小的城市及偏郊地区融入本地经济的报告《在僻壤的移民》﹙Immigrants in the Hinterlands﹚,却显示移民若到较小市镇或偏郊地区谋生会较容易,相对地,如在多伦多等的大城市定居的,则「搵食」较艰难。
该报告发现,在较偏郊地区工作的移民,所遇到的收入距离的差距会较小,可更快的融入本地经济;如移民在大城市以外的地区工作,收入也会较快的追上本地人。
大城市移民收入差距达67%
根据报告中的数字显示,一般移民平均都比在本地出生的加人赚得少钱,收入差距的中位数在大城市地区达到67%,然而,在小镇则只有32%,郊区更仅是20%。
于大城市工作的移民,在来加的第4年,仍比本地人少赚22%,到了第12年,仍赚少约10%。但反观在小城镇地区的移民,初期的收入差距只有14%,到第4年,更比本地人多赚2%。
至于移民组之中特别「弱势」的难民组别,当中选择在较小市镇定居的难民,更能在抵?的1年之内,赚取比该地区的本地人更高的收入;相起之下,在大城市住了13年的难民,仍比本地人赚少20%。
该报告更指出,只有来自美国的移民会在较大的城市更易融入本地的经济。除了美国人、澳洲人及新西兰人外,所有来自其它地方的新移民,特别是来自亚洲地区的,定居较小市镇的人士,都面对较微的初期收入差距,而后来的收入更会有较大的增幅。
虽然在大城市谋生较难,但却没有太多移民选择到小镇。该报告显示,75%来加移民都选择多伦多、满地可和温哥华,这3个大都市定居。每40名移民当中,只有1人会住在1.5万人以下的小镇或偏郊地区;相比之下,每5名本地人之中,就有1人不做「城市人」。
另外,报告亦发现,大学教育在较小地区更为重要。在海外获取的大学学位,于较偏郊的地区对收入的影响较大;不过,受影响的程度则较难确定,由于只有较小比数持大学学位的人会在较小地区居住,所以住在这些地区的移民,都更易利用他们的海外教育来赚取收入。
是次报告主要是按照1992年至2005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移民选择于何处居住而对他们的融入本地经济的影响。
报告並发现,不懂得加国两种官方语言的新移民,在偏远地区遇到的障碍,相对起大城市為少。
这份报告重申过去不少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新移民要在经济层面融入主流社会有一定难度,但报告也提出,融入问题其实可能只限於大城市定居的新移民。
一般具工作能力及竞争力的劳动人口,都会集中在大城市,因此对于持海外资历而较「输蚀」的移民,在大城市难免会较难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