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官民沟通会”好心办坏事
华人抗议宣传力度不够
温哥华市政府在上个月举行了两场名为“华埠经济振兴及发展政策检讨”的公开会。这本是件温哥华市政府职员同本地华人沟通,共同商讨华人聚集区发展计划的好事,但如今却惹得了一些华人老年人的不满。
一位唐姓(音译)老人表示,“我是住在这里的华人,我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公开会的通知,我的邻居也没收到,市政府说他们要和华人共同协商,那他们到底是和谁协商的?”昨日,这些老人甚至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以表达自己的不满。
中文告示不够多
华人斥责:“唐人街”变“西人街”
一些抗议者道出了他们抗议背后的更深层原因。抗议组织者之一的孔女士(音译)通过翻译向社会发声,“华人聚集区现在变得越来越西化,没有中国味了”。她表示,现在街面上开了越来越多的咖啡店、冰激凌店,但具有中国特色的店铺却逐渐关张了。“原来在这里我们有我们的商铺,我们有华人医生,我们有自己的文化和社会地位”,她说,“但是现在都没了,医生搬走了,商铺关门了,那我们怎么办?我们去哪儿?”
一些华人认为,他们当前“受到排挤”,街头的中文告示不够多,导致他们无法积极参与到社区生活中,也失去聆听政府下一步发展计划的机会。
2011年,位于温哥华Pender街上的唐人街(华埠)被列为“国家历史保护区”,不过,这些区域并没有被完全封闭保护。唐人街的大部分区域依然开放引商,积极开发。大量低价的、符合西方人生活习惯的商铺进驻,并大量使用英文招牌、广告,使得华人不满,认为历史悠久的唐人街的“中国味”不再浓厚。
目前,华人们要求市政府在今年年末再召开一场公开会,这一次将号召大量华人参与,并献计献策,让这样的公开会真正起到作用。
华人积极买地
保留文化遗址
目前,各方华人社会组织正在筹划积极购买唐人街的地皮和建筑。比如,温哥华华埠基金会(Vancouver Chinatown Foundation)就正与有百年历史的美华酒店(May Wah Hotel)谈判,争取购买这栋被称为“华人最后遗址”的老楼。目前,楼内共住120户低收入人群,其中大多数是华人中老年妇女。今年夏天,曾经曝出大楼业主打算出售该地产的消息,引起华人社会强烈争议,因为大楼一旦出售,楼内的低收入住户将面临无家可归的窘境。温哥华华埠基金会主席Carol Lee表示,如果购买谈判成功,基金会将“保证让老人继续居住”,这无疑让关心这些华人老人去向的人松了一口气。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东部战区真出大事了 |
2 | 土木工程师发文,中铁十局的事越闹越大 |
3 | 网传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被判死刑 官媒沉默 |
4 | FBI突袭搜索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恐引发新一波 |
5 | 军队主动求战 一尊怕自己人“挥师北上”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